close

很高興能看到國片終於揚眉吐氣了。

 

也很慶幸沒有在海角一片中,看到以往國片過於強調藝術氣息的味道,所謂曲高和寡,當然賣相不好,貼近人們生活的電影,當然比較容易被人所接受。

 

在看完海角之後,我覺得最大的成功之處,就是不會讓人覺得枯燥,配樂和穿插劇情的協調性,讓人在看了那麼久的電影後,不覺得煩悶反而覺得生動。

 

先來說說它的優點:

1.配樂很恰當,雖然有些地方有些空掉的感覺,但還是和劇情有一定協調性,而且溫馨感人,以療傷系的音樂來說,目前最適合台灣民眾的需求。

2.片中以日本教師的情書當作穿插的主軸,調性夠,不讓人覺得不協調,而且有如優美的詩詞,化解劇中某些不雅的劇情。

3.另外整部片讓人看來有談戀愛的衝動也是賣點,用日本教師對友子無法遺忘的愛,來喚醒男主角對女主角的感情,尤其我認為劇本的設計上,雖然兩人發生關係,但並沒有陷入熱戀,反倒是女主角看到給友子的信讓兩人牽絆在一起,是男主角在送信給友子的過程中,才決定接受女主角那一幕中,在劇情安排上是很高桿的,讓劇情交代的融洽不留痕跡,耐人尋味。

4.影片製作的精度比以往國片更加的好。

 

再來說說改進之處:

1.過於強調台灣意識:

我還是認為不需要刻意去強調台灣意識、本土意識或文化,應該是讓人在看到影片後,就明白這就是代表台灣味。

另外,我個人也認為影片也不要太過於強調某些意識型態,而是要凸顯影片的主軸是表達什麼。本片的主軸是四人的愛情故事,用日據時代的愛,來彰顯現代的愛,那台灣意識就不應該太強,以致於讓人覺得模糊了,我是不認為愛台灣就要愛國片也要愛海角七號啊,這樣不就貶損這部片的價值了嗎。

所以這部片有個小缺點,就是過於強調某種型態了。讓人不知道是因為片子好,還是只是要愛台灣才看。

像有人提到,阿嘉(男主角)在一開始罵的那句,很能代表台灣意識,這是讓我覺得很納悶的地方,這應該不是台灣意識吧!

當然,劇情需要加入的字詞都是無可厚非的。不過劇中的確加入了稍微多一點的不雅言詞,如果真是要用這些話來代表台灣價值,那還真是遺憾。個人倒覺得馬拉桑的精神還蠻能代表台灣價值的。

2.可能是成本問題,有些場景稍微不夠細緻,跟劇中優質的畫面形成很大的對比,這是很可惜的地方。

3.演員的表演部分,落差有點大,有些時候很好,有些時候就不對格。

例如:茂伯去邀請友子吃喜酒,他的表情就覺得不是向友子講話,照理說,茂伯年代的人,應該有很濃的日本味,邀請的方式,應該較像日本人才對。另外阿嘉的媽媽不像台灣人表達的人情味,明珠的角色有點模糊,大大的角色有點接不上的感覺。

另外又太過於強調劇中水蛙的感情,過於明顯,反倒是其他的人詮釋的較好。不過整體來看,都沒有特別值得挑剔的地方,有的只是期待下一次有更好的演出而已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edwo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